2011年世界残疾人日公益宣传片
点击查看详细
 
 
 
【启智育儿天地】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那么容易感统失调?这是我见过最好的解释!
时间:2022-02-16
浏览次数:1755

 当代儿童感统失调率超80%

俗语说养儿一百岁,长忧九十九,就能够看出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多么的深。父母倾注大量时间、精力、心血、爱给到孩子,但有时候却事与愿违。最近有调查显示中国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率已经超过80%,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。

那么为什么现在孩子的感统失调率这么高?

娇生惯养

从小的时候因为孩子做不到,直到孩子能够自己做的时候父母却习惯性的包办了,如帮倒水,喂食,帮穿衣服、系鞋带等,这样不仅养成孩子坏习惯,感统失调还随着自己动手能力差而变严重!小孩被包办、被限制,刺激量就不足,长久就会增加感统失调的程度。

缺少玩伴

现在孩子不像以前农村时期,孩子们整天结伴在一些玩耍。我们小时候也经常是玩到天黑了才被父母唤回家。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以前我们小时候都玩啥呢?那些游戏其实就是现在的感统游戏,只不过我们小时候会更投入,游戏的刺激量更大,效果更好。

父母忙碌,没有时间陪伴孩子

缺少玩伴的同时,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碌,跟孩子沟通、交流的时间少,没时间陪孩子进行语言敏感期的共同度过,也没时间陪小孩玩耍。这样就会可能导致小孩语言发展落后,同时随着逐渐长大,跟父母的距离疏远。毕竟父母的陪伴,是给予孩子完善心理,健全人格的最好帮助。

电子产品、便捷性产品太多

长期使用电子产品,会让人与人之间缺少交流,孩子就会缺乏与同龄人或家长的沟通。有研究表示,当人看电视时,大脑的脑网络活跃度机会为0,也就是说没有进行思考。对于脑网络刺激少了,脑网络发展就不佳,感统的问题就会严重。毕竟,健全的脑网络是感统的保证。

 

还有一些便捷性的产品,比如婴儿时期的爬行是非常重要的,但是家长却使用学步车代替爬行,这样只会大大减少孩子的四肢发展及各种感觉能力的学习。

活动空间小

很多家长怕孩子丢失,怕撞到,常常限制孩子的游戏区域,只能在家玩,在狭小的空间里是不利于孩子的运动发展的。应该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,如公园、野外等。

学习任务多

让孩子过早的学习、过早的进行认知训练,会限制孩子以后更多的发展,早期的孩子更应该做的是“玩”!

 

 

再来看看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感统游戏